Solana 上再質押的興起——Jito 深度解析
作者:PaulTimofeev,SiteshKumarSahoo,andGabeTramble
來源:ShoalResearch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引言
Web3領域的快速發展源于其開源和去中心化的特性。這種特性帶來了超速增長和規模擴展,即許多人所說的加密可組合性。這種可組合性允許創建模塊化技術堆棧,各組件可以無縫嵌入或移除,從而推動前所未有的創新。在這場創新的核心,是Blockchain交易的基本過程,其核心價值取決于分布式網絡在協調和達成系統狀態一致方面的能力。
當在Blockchain上發送交易時,一個分布式節點網絡必須首先驗證交易內容,然后對交易順序進行投票,從而組成要添加到鏈上的下一個區塊。當這些節點達成一致時,即達成了稱為“共識”的狀態。Blockchain最初采用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PoW)機制實現共識,這一機制涉及稱為礦工的專業節點競爭解決加密難題,以便添加新的交易和區塊到鏈中。
盡管Bitcoin和許多Blockchain仍在使用PoW共識,但如今大多數Blockchain已經轉向權益證明(Proof-of-Stake,PoS),通過經濟激勵而非計算能力來保障安全性。該概念最早在2012年Peercoin白皮書中提出,提出了一種確定性算法,根據節點運營者質押的本地網絡Tokens數量選擇節點,偏向于資本較多的節點。
隨后,JaeKwon在2014年撰寫了TendermintBFT白皮書,引入了一種新的共識機制,即只要少于三分之一的節點發生故障,就能達成共識,并于2019年隨著CosmosHub主網的啟動而投入使用。除了顯著比PoW消耗更少的能源外,PoS的一個關鍵優勢在于,與PoW類似,質押不能輕易偽造。此外,PoS通過一種稱為“懲罰機制”(slashing)的過程激勵誠實行為,如果驗證者存在惡意行為,他們將遭受財務損失。
隨著PoSBlockchain的廣泛采用,參與質押催生了將質押資本效用最大化的新想法,例如使質押資本流動性更強,以為新產品和生態系統提供安全保障。質押設計概述原始質押
質押是一種機制,Tokens持有者將Tokens存入質押合約,以參與底層協議的安全維護,并通過貢獻獲得獎勵。在本文中,這種機制可被稱為“原始質押”,因為其核心效用僅限于在智能合約中保持閑置,而其他形式的質押提供了額外的效用,這將在下文進一步擴展。驗證者的質押規模決定了其被選中生產區塊的可能性,質押資本越多,被選中的可能性越大。技術上講,任何人都可以作為獨立質押者參與,但Blockchain通常對質押者施加一定的財務和硬件要求,這對普通用戶或Tokens持有者來說可能并不容易實現。例如,參與Ethereum驗證者需要存入32個ETH并配備至少16GBRAM、多核CPU和1TBSSD,而Solana需要每天支付1.1SOL進行投票,并配備至少256GBRAM、快速多核CPU和高速SSD存儲。
因此,為降低參與門檻,形成了委托機制,使Tokens持有者可以用更少的資本參與質押,無需任何硬件,同時允許運行驗證者的節點運營者擴大其質押分配,從而增加其區塊獎勵。質押可以直接委托給驗證者,也可以通過質押池進行委托,質押池是將資金集中委托給多個驗證者的智能合約。質押池可以由第三方(如提供質押服務的CEXCEX)托管,也可以通過諸如Ethereum上的RocketPool或Solana上的Jito等去中心化鏈上協議進行非托管操作。
質押也存在于應用層面,即應用的Tokens持有者可以鎖定其Tokens以確保協議安全(例如,在借貸協議出現虧空事件時提供流動性),通常這種質押方式可為質押者帶來獎勵,以及額外的效用,如治理權或收入分成。這甚至催生了DeFi中的賄賂市場(如CurveWars),協議之間競爭積累更多治理權Tokens,從而獲得更高比例的獎勵回報。
盡管如此,原始質押由于其設計的簡單性,存在一個關鍵限制:質押在智能合約中鎖定的資本是非流動的,從而減少了Tokens及其生態系統的流動性。基礎質押效用的缺乏阻礙了質押服務的采用,因為分配給Tokens持有者的獎勵需要彌補鎖定Tokens所帶來的價格暴露風險。大量網絡活動可能產生足夠的費用,為質押者提供自然回報,但這通常難以持續,并且在大多數PoS鏈中歷史上并未如此。通過本地Tokens發行分配獎勵是一種常見的替代方案,但從較長時間來看,這同樣難以持續。這一問題促使了流動性質押協議的發展。流動性質押
流動性質押的出現源于這樣一種需求:開發一種新機制,使質押者在不影響底層協議安全性的情況下保持其質押資產的流動性。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基礎質押,質押者將資產存入智能合約,并因對底層系統的貢獻而獲得基礎收益。然而,流動性質押更進一步,它向質押者分發一種稱為流動性質押Tokens(LiquidStakingToken,LST)的憑證Tokens,其價值等同于原始存款。這一創新展示了DeFi領域中可組合性的重要性,因為LST可以在各種應用程序中使用(例如流動性提供、借貸),最終使質押者能夠在質押資產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回報,同時增加底層網絡生態系統的整體流動性。
自2020年底首批流動性質押協議出現以來,流動性質押已成為DeFi中增長最快的領域。截至撰寫本文時,該領域的資產規模已超過423億美元,其中約60%屬于LidoFinance的stETH合約。目前,Ethereum占據DeFi領域中近85%的流動性質押資產,而Solana的規模相對較小,僅不到40億美元被鎖定在流動性質押協議中,其中45%來自Jito。
總體而言,流動性質押為質押者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和資本效率,這反過來又有利于它們所支持的底層Blockchain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生態系統。然而,隨著Blockchain的發展,質押資產的用途也在不斷演變。模塊化基礎設施和服務的興起催生了大量新的特定應用Blockchain,這些Blockchain由于缺乏活動和經濟激勵,通常在構建自身驗證者網絡方面面臨困難。因此,新的機制被設計出來,以擴展質押資產的用途,從而幫助新的Blockchain實現安全保障和啟動。這一機制便是“再質押”(Restaking)。再質押
再質押指的是將一個Blockchain的質押和驗證者網絡擴展到為任意數量的其他Blockchain提供安全保障。從更正式的角度來看,再質押可以被定義為權益證明(PoS)Blockchain環境中共享安全性的一種變體,其中安全性提供鏈為安全性消費鏈提供服務,通常通過一個稱為再質押協議的中介實現。
該機制使新的Blockchain(無論是特定應用鏈還是通用鏈)能夠利用Ethereum或Solana等大型基礎層的經濟和計算資源來啟動其安全保障。質押者也可以通過保護多個Blockchain而非單個鏈來提高資本效率,從而增加質押資產的收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多個Blockchain會增加質押資產的懲罰(slashing)風險——這一概念將在后文進一步探討。
與在權益證明Blockchain上直接運行驗證者節點或將資金存入質押池一樣,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再質押。用戶可以選擇原生再質押(nativerestaking),即運行承諾參與再質押模塊的驗證者節點,或選擇流動性再質押(liquidrestaking),即通過協議或服務提供商質押,由后者代表用戶進行再質押。此外,再質押可以僅限于原生的一層(L1)資產,也可以擴展到支持幾乎任何資產,這種方式被稱為“通用再質押”或“普適再質押”。
早期實現
盡管再質押如今通常與Eigenlayer關聯,但該概念已在特定應用Blockchain中進行了測試和實施,其中啟動安全性通常是最大的挑戰之一。多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和網絡都已在不同時間內實施了某種形式的共享安全性,盡管具體細節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往往相同——使較小的協議能夠利用現有的經濟和計算資源池,以助力其早期發展,同時提高質押者的資本效率和回報。
在Polkadot生態系統中,驗證者通過質押DOT參與中繼鏈(RelayChain)的安全保障,而中繼鏈又為獲批的平行鏈(Parachains)提供安全性。
在Avalanche網絡中,保護C鏈(主要經濟活動中心)的驗證者可以參與子網(Subnets),子網是一個動態驗證者集合,合作保護多個鏈或對其狀態達成共識。子網可以保護多個鏈,但每個鏈只能由一個子網驗證。
Cosmos采取不同的方法,其生態中心CosmosHub的前95%質押權重和驗證者集合實際上被復制到所有消費鏈上,這一機制稱為“復制安全性”(ReplicatedSecurity)。CosmosHub驗證者必須在所有消費鏈上運行節點,盡管可以使用不同的軟件和/或硬件。若驗證者在消費鏈上表現不佳(例如宕機或雙簽),CosmosHub驗證者會受到懲罰。
2023年3月,復制安全性通過Prop187V9Lambda升級正式上線。然而,趨勢逐漸向質押者和驗證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ICSv2引入了“選擇加入安全性”,允許驗證者選擇是否保護特定消費鏈。此外,2024年5月初提出了一項提案,如果通過,將允許CosmosHub驗證者通過Babylon質押協議接收BTC質押,使任何資產都能在Cosmos上用于經濟安全保障。
MeshSecurity最終將允許鏈同時提供和使用安全性,而不是使用提供者鏈的驗證器集來保護消費者鏈。運營商可以選擇是否運行Cosmos鏈,而質押者可以選擇重新質押其質押資產以保護另一條Cosmos鏈。最后,一項提案于2024年5月初發布,如果通過,將允許CosmosHub驗證者通過Babylon質押協議接收BTC質押,為在Cosmos上使用任何資產實現經濟安全鋪平了道路。
2023年6月,Eigenlayer協議將重質押功能引入Ethereum, Eigenlayer協議是Ethereum上的一組中間件智能合約,支持在共識層上重質押ETH,從而為稱為主動驗證服務(AVS)的消費者鏈提供安全性。Eigenlayer最終充當一個開放市場,旨在將尋求租賃安全性(驗證器集和/或質押資產)的AVS與提供上述安全性的質押者和節點運營商聯系起來。ETH和受支持的ETHLST可以通過一組智能合約進行質押,這些智能合約代表AVS擴展或重質押經濟安全性。
通過將安全資產出租給AVS,運營商和質押者可以擴大其資產的效用,從而提高回報。然而,這也存在風險,因為他們的質押現在除了受到底層鏈Ethereum的削減之外,還受到AVS可能實施的任何削減條件的約束。Eigenlayer是Ethereum上的協議外解決方案,這意味著BeaconChain驗證者可以選擇以Eigenlayer節點運營商的身份參與。
目前,Eigenlayer上沒有強制實施削減條件或重新質押獎勵,但這種情況將在2024年9月下旬EIGENTokens可轉讓后發生變化。此外,Eigenlayer最近宣布了無需許可的Tokens支持,以使任何ERC-20Tokens都可以用作可重新質押資產。通用再質押
通用再質押(UniversalRestaking),或稱“通用化再質押”,采用一種資產和鏈無關的方法,將安全資源從一組提供者分配給一組消費者。這種方法允許在多個鏈上匯集各種質押資產,提高參與者的可及性,并減少對單一基礎層的依賴。與Eigenlayer類似,通用再質押協議充當安全提供鏈與消費鏈(AVS)之間的中間層。流動性再質押
流動性再質押使再質押資產以流動性再質押Tokens(LiquidRestakingTokens,LRT)的形式表現出來。流動性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的最終目標相似:為再質押者和質押者提供其基礎倉位的流動性表示。因此,LRT可正式定義為再質押倉位的衍生資產。LRT提供者最終負責代表再質押者進行投資組合管理,管理質押在各種收益倉位中的分配,以最大化回報并盡量降低存款人的風險。如需更詳細的LRT解析,請參閱ShoalResearch之前發布的報告。再質押的現狀
截至撰寫本文時,活躍再質押資產總額已達到281.4億美元。其中Eigenlayer占總額的60%,Ethereum整體約占再質押總TVL(總鎖倉價值)的80%。到目前為止,僅有Eigenlayer、Babylon、Symbiotic和Karak四個再質押協議的TVL突破了10億美元。
PicassoNetwork于2024年1月底首次在Solana上推出了再質押金庫(vault),至今已吸引3,507SOL(約72.9萬美元)的存款。截至目前,Solana上的再質押總TVL約為3.7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在過去幾個月內隨著Solayer的推出而增加的。
目前,隨著Jito通過其Jito(Re)staking協議進入市場,Solana上的再質押開始升溫。
重新質押程序
雖然Vault程序負責管理VRT,但重新質押程序(RestakingProgram)負責管理NCN及其相應的運營商。這包括實施各種選擇加入機制,以及管理削減條件的分配和執行。
Vault程序和重新質押程序共同創建了一個模塊化框架,可以使用任何SPL資產來啟動經濟安全性。Jito(Re)staking進一步簡化了開發人員和NCN的流程,提供了一個簡單且可自定義的界面來管理VRT和運營商。Jito(Re)staking的主要優勢
Jito(Re)staking旨在通過為NCN提供一個模塊化、與資產無關的框架來達成共識并獲得經濟安全性,從而緩解當前鏈上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冷啟動問題。
首先,Jito(Re)staking允許任何人使用任何SPL資產創建VRT,簡化了Tokens經濟學和Tokens實用性的設計過程;任何Tokens都可以成為流動質押或再質押資產,同時保持治理兼容性并執行必要的安全參數。此外,Jito(Re)staking允許多資產質押,這意味著NCN也可以利用具有更深流動性和更廣泛Tokens分布的現有資產,以及其原生Tokens,來實現更廣泛的市場可及性。
另一個核心優勢是,Jito(Re)staking允許NCN配置和微調風險參數。基于Jito(Re)staking構建的NCN可以實施更復雜的風險管理和安全模型,以滿足其特定需求,例如多層削減懲罰或多資產削減,以實現更深層次的經濟安全。
與此同時,金庫、運營商和NCN可以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他們集成的對象;金庫可以選擇要委托的運營商和NCN,而運營商和NCN可以選擇他們想要支持的金庫和資產。金庫還可以選擇加入由NCN確定的特定削減條件,以更好地管理在特定時間內處于風險中的資產數量。為確保用戶和資產的安全,所有程序資金都安全地存儲在Vault程序中,并且只能通過用戶操作或削減事件提取。路線圖與采用情況
自Jito(Re)staking推出以來,已有多個團隊和協議宣布合作與集成計劃:
Switchboard-Solana上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Switchboard計劃利用多層削減和可自定義的質押參數來增強其經濟安全性,從而改善其數據饋送的質量和性能。這將使Switchboard成為第一個集成Jito(Re)staking的節點共識網絡(NCN)。
Squads-Solana上的去中心化金庫管理協議SquadsProtocol正在將Jito(Re)staking集成到其即將推出的SquadsPolicyNetwork(SPN)中,以協調和激勵網絡參與者之間的活動,并提高可靠性和性能。SPN將通過為智能賬戶啟用精細和通用的交易策略,提供更高級的數字資產管理安全性和靈活性。
Renzo-Ethereum上的領先流動再質押協議策略管理器Renzo將利用Jito(Re)staking推出其ezSOL作為VRT。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質押JitoSOL來鑄造ezSOL,并從質押獎勵、再質押獎勵和MEV提示收入的組合中賺取收益。
Sonic-Solana上的第一個游戲SVMSonic將在其即將推出的HyperGrid共享狀態網絡和HyperGrid橋中集成Jito(Re)staking。Jito(Re)staking的NCN模型將為驗證者添加一個經濟安全層,以在HSSN中安全地防止狀態沖突,并利用多層削減和可自定義的質押參數來增強核心橋接基礎設施,以實現原子化的SVMSolana交換。
Fragmetric-Fragmetric推出了FragSOL,這是第一個在Solana上原生的流動再質押Tokens,作為Jito(Re)staking的VRT。FragSOL將利用Solana的Tokens擴展功能精確分配NCN獎勵,并引入一個標準化Tokens程序來有效管理多資產質押和削減。
PingNetwork(前身Twilight)-即將在Solana上推出的隱私DePIN項目Twilight將利用Jito(Re)staking來增強其驗證者網絡的去中心化和經濟安全性。Twilight將利用多級削減和可自定義的質押參數,確保對其隱私基礎設施的強大保護。
Kyros-kySOL將質押、MEV和再質押獎勵組合到一個Tokens中,以優化回報。用戶可以使用JitoSOL或SOL鑄造kySOL。Kyros還與Jito、Kamino和Raydium合作推出激勵流動性池,這將增強kySOL的流動性,為DeFi生態系統開辟更多機會。關鍵風險與考量
在闡述在Solana上進行再質押(Restaking)的理由以及評估Jito的定位之前,值得回顧涉及的關鍵風險。再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都會引入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風險,影響生態系統中的不同參與者。
質押Blockchain的核心風險
質押(Proof-of-Stake,PoS)Blockchain的核心在于通過削減機制(Slashing)提供安全保障。削減機制通過懲罰機制對違反協議規則的驗證者(如審查區塊)或在一段時間內表現不佳的驗證者(如過長的停機時間)進行處罰,沒收其部分質押資產。當這一機制應用于再質押協議時,風險會進一步放大,因為運營商需承擔其所保護的任何應用程序或節點共識網絡(NCN)的額外削減風險。
盡管該風險通過為質押者和運營商提供更高的回報加以補償,但在更大規模的聯合安全采用下,其經濟影響不容忽視。削減不僅懲罰驗證者,還會影響將資本委托給他們的質押者,從而導致由于質押減少而獲得的獎勵減少。在再質押協議中,質押分布越集中(即,大部分質押由少量運營商持有),整體削減風險越大。
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用于保護NCN的基礎鏈的安全性,尤其是如果網絡中大量質押被再質押且遭到削減,控制網絡質押多數所需的成本可能因此降低。底層資產的價格波動也起到重要作用,價格波動越大,底層協議或NCN面臨的風險就越高。
當前削減機制的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再質押協議尚未上線削減機制。因此,針對運營商的惡意行為或表現不佳缺乏威懾,反而對質押者和NCN構成更大風險,尤其是資本資源較少、財務損失影響更大的參與者。
例如,一些再質押協議(如Eigenlayer)已經制定了解決主觀性故障的框架——即無法在鏈上輕易驗證的問題。客觀性故障適用于可在鏈上通過數學和密碼學方式證明的違規行為(如雙簽或長時間停機),而主觀性故障必須通過網絡參與者之間的某種社會共識在鏈下解決。
透明性和信任問題
這引發了關于這些系統的透明性和信任假設的問題,鏈下解決方案可能是復雜且耗時的過程,如果圍繞NCN的正確狀態存在足夠的爭議和分歧,甚至可能導致基礎層分叉。Eigenlayer計劃通過使用EIGENTokens來減輕此風險,使驗證者能夠對主觀性故障實施削減處罰,通過分叉Tokens而非基礎層來執行削減。
市場驅動激勵的影響
需要考慮市場驅動的激勵對運營商和質押者的影響。為了增強NCN的經濟安全性,質押資本必須具有黏性,即在長期內保持穩定。然而,在沒有通過鎖定期等機制強制執行某種長期承諾的情況下(反過來也對運營商和質押者構成風險),運營商可能會隨時移動其質押,以追求最高可能的回報。
通過提供更高的回報(通常是通脹性Tokens發行)激勵NCN爭奪運營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反而可能重復加密協議激勵機制設計中的過往錯誤(如流動性Mining中協議收入與支出失衡)。
流動性再質押的關鍵考量
ShoalResearch在先前的報告中探討了流動性再質押中的一些關鍵風險,包括:
支持的存款資產風險——保險庫收據Tokens(VRT)承受其基礎資產的風險。本地再質押Tokens與流動性質押Tokens(LST)面臨不同的風險。
流動性獲取風險——一些再質押協議在取消質押資產時設有托管期(如Eigenlayer的7天)。此機制引發了關于期限風險和潛在流動性問題的擔憂。如果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投資者可能難以以公平市場價格出售VRT。Jito(Re)staking取消質押的冷卻期約為4-5天(兩個紀元)。資產贖回時間和VRT提供者的流動性在此風險中起到關鍵作用。
智能合約風險——需要評估VRT協議架構的風險,包括獎勵分配機制、費用結構和多重簽名權限等。這些因素可能影響資產轉移和提取。
預言機風險——可靠的價格數據對維護VRT定價至關重要。預言機數據不準確可能導致VRT錯誤定價,進而在贖回或清算期間造成系統性風險。
治理風險——選擇如何保護NCN的機制在確保其長期穩定性方面至關重要。必須在將權力授予大量利益相關者(耗時)和授予少數行為者(如5/3多簽)之間進行權衡。pstyle="text-align:left;">跨鏈橋接安全風險——對于跨鏈VRT,基礎橋接機制引入的風險需要考慮。原生橋和第三方橋均存在不同的權衡和風險。
循環風險——在借貸市場中,使用VRT進行遞歸借貸(循環)可能導致高波動時期的級聯清算,類似于2022年stETH脫錨事件。然而,此風險主要針對借貸市場,未大規模采用時不構成重大風險。Solana上再質押的理由
自Eigenlayer在Ethereum推出以來,再質押領域的研發工作顯著加速。目前,Eigenlayer在Ethereum網絡上的總鎖倉量(TVL)位列第三。同時,Solana重新確立了其作為應用開發基礎層的領先地位,僅次于Ethereum的TVL。盡管2023年第四季度的大部分增長勢頭(主要受到迷因幣交易活動激增的推動)已逐漸放緩,但Solana上正在開發許多新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幾個關鍵的基礎設施項目。此外,Anza推出的新SVMAPI使開發者能夠在Solana主網測試版上構建基于SVM的項目,為SVML2和應用鏈的新時代鋪平道路。這些L2和應用鏈可能成為Jito(Re)staking的重要需求來源。
Ethereum與Solana再質押的對比
1.流動性差距
Ethereum的流動性遠超Solana(TVL約為Solana的9-10倍),這使其成為更具經濟安全性的強大基礎層。
2.增長空間
Solana目前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更大,再質押激勵機制可以在提升網絡TVL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3.資本效率
流動性再質押策略管理需要不斷重新分配資本,并持續產生gas費用。在Solana上管理再質押的成本顯著低于Ethereum,更具資本效率。
4.生態需求差異
Solana生態系統中更多的團隊專注于應用開發,而非基礎設施構建。這引發了關于再質押協議需求來源的疑問,因為應用程序的需求結構可能與NCN不同。例如,像Raydium這樣的AMM在當前狀態下無需啟動自己的驗證者集合。
盡管如此,SVM-L2和應用鏈的興起帶來了新的經濟安全需求流,為再質押解決方案提供了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機會。Jito的角色
截至目前,約93%的Solana驗證者正在運行Jito-Solana客戶端,總共分發了2.5kSOL小費,涉及650萬個交易包。
Jito(Re)staking的競爭格局
盡管Jito在Solana中廣泛存在,但仍有許多關鍵的催化劑和協議對Jito(Re)質押的采用構成了可信的挑戰。首先,Solana上已經有另一種重新質押協議Solayer,該協議于2024年6月推出,已積累了高達1.68億美元的存款。Solayer具有重新質押架構和共享驗證器網絡,旨在為Solana應用程序提供增強的功能,以保護區塊空間并優先考慮交易納入。
其次,Solana還面臨著其他原生團隊的競爭,尤其是流動性質押協議,這些團隊可能處于有利地位,并有動力構建自己的重新質押產品。例如,Sanctum將自己定位為SolanaLST的統一流動性層,使所有LST(無論大小)都能共享一個深厚的流動性池,并在最小的流動性限制下運營。到目前為止,Sanctum的Reserve、Infinity和ValidatorLST已吸引了超過10億美元的TVL。Solana上的核心RPC提供商Helius與Sanctum一起推出了他們的hSOLLST,目前質押的SOL超過1300萬。幣安的BNSOL目前處于領先地位,平臺上質押的SOL為677萬。另一個值得注意的Solana原生競爭對手是MarinadeFinance。Marinade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其流動性質押協議,目前的TVL略高于18億美元,終身費用為1.81億美元。雖然目前兩支團隊都沒有提到重新質押,但想象這些團隊開發自己的競爭性重新質押產品并非遙不可及。Karak的推出似乎為Ethereum上的重新質押競爭對手打開了閘門,而類似的效果很可能也會在Solana上上演。
最后,如果通用再抵押協議(例如Symbiotic和Karak)選擇采用支持SOL和SPL/Token2022資產的鏈中立方法,那么它們將面臨競爭。甚至Eigenlayer也開始改變策略,推出了無需許可的Tokens支持,這將使任何ERC-20資產都可以用于再抵押。不過,從Ethereum之外的角度考慮,Eigenlayer最終將自己定位為“創新協調引擎”。如果Solana上的應用程序開發和價值累積有一天超過Ethereum,那么Eigenlayer沒有理由不順應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在Solana上開店。然而,這是一個長期的假設情景,不能保證Eigenlayer永遠是領先的再抵押協議,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它會對Jito(再)抵押構成多大的威脅。
在此背景下,Jito需要依靠其在Solana生態的成功記錄,并確保Jito基金會持續優化再質押協議,及時響應NCN、運營商和其他協議參與者的需求和反饋。Jito(Re)staking的應用場景
再質押協議受益于中間件解決方案的增加,這些解決方案需要協調機制來滿足業務需求。NCN的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可能涵蓋多個領域。以下是Jito(Re)staking的潛在應用場景:
去中心化求解器網絡:
采用求解器架構的DEX和流動性平臺可以推出自己的去中心化求解器網絡,分配收入并對求解器施加削減懲罰,激勵其以最佳價格執行交易。
SVML2:
隨著Solana應用對更快區塊確認時間和定制經濟激勵的需求增加,SVML2正逐步興起,推動對經濟安全的需求增長,Jito(Re)staking可在此滿足需求。
訂單流拍賣和MEV再分配協議:
SolanaDEX可以實施訂單流拍賣,并將通過MEV獲得的價值分配給交易者或Tokens持有者,類似于Ethereum上的CoWSwap。結論
盡管再質押領域在從構想到現實的過程中仍存在顯著差距,但普遍認為,再質押將是推動鏈上應用蓬勃發展的關鍵發展方向,有助于增強其經濟安全性和資本效率。可以將其類比為亞馬遜云服務(AWS)的影響:通過提供按需租用計算資源的云計算平臺,AWS促進了Web應用開發的快速崛起。
通過外包計算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Web開發者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創造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中,并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同樣,再質押協議使Blockchain原生的應用和網絡能夠外包經濟安全問題,從而專注于開發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繼承Blockchain的關鍵特性和優勢。
Solana上的再質押正在興起,而Jito(Re)staking也具備成為推動新創新產品和服務啟動的首選協議的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