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Schmidt 秘密演講:Decentralization或成世界變革的終極路徑
前 Google CEO Eric Schmidt 最近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一場秘密演講,討論了人工智能(AI)對社會、經濟和技術的深遠影響。盡管該演講內容被要求保密,但由于鏡頭拍攝和直播,演講內容不小心泄露,迅速引發了網絡熱議。此次演講引起了Ethereum ERC-3525 提出者孟巖的關注,他在推特上分享了對此次演講的見解,特別是關于Decentralization的部分。
在演講中,Schmidt 將電動機的出現與Decentralization進行了對比。他指出,電動機的發明最初只是將蒸汽機換成電動機,依舊保持了集中化的動力傳輸系統。真正的變革發生在電動機被分布到各個機器和設備中,從而實現了動力的Decentralization,這一過程持續了三十年。Schmidt 認為,這種從集中到分散的變革是改變世界的關鍵。
孟巖總結了一個被稱為“Schmidt 過程”的科技創新規律。他認為,這一過程包括初期的效率創新、隨后結構創新,從集中化到Decentralization,最后引發組織創新。按照這一理論,當前的 AI 仍處于集中化的早期階段,未來將趨向于分布式的應用模式,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孟巖進一步指出,Schmidt 的演講對Blockchain產業提供了重要啟示:
1. Blockchain和 Web3 的方向:Blockchain通過實現自主權計算和可信賴計算的分散化,與 Schmidt 的電氣化過程相似。這表明Blockchain和 Web3 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正確方向。
2. 時間因素:雖然Blockchain被認為是正確的方向,但其真正的應用爆發可能會早于 AI。Blockchain的設計本質上就是Decentralization的,因此它的應用發展可能會更快。
3. 以用戶為中心:孟巖提到,Blockchain創新應以解決用戶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目前的Blockchain項目大多關注技術和理念,忽視了用戶的實際需求,這可能導致創新困境。
4. Tokens經濟的終局:Token Economy(Tokens經濟)代表了組織創新的核心,預示著人與人、人與 AI 以及人與機器之間的合作模式將發生根本變化。這是Blockchain技術發展的終極目標,也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關鍵。